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7月21日防汛救災重要批示精神,扎實做好河南鄭州等受災地區群眾的科普工作及心理疏導,“科普中國”平臺踐行新聞導入、科學解讀的快速響應機制,通過圖文、視頻、專題、話題等方式,集中科普相關知識,引導公眾科學防護。 全渠道快速響應 擴大網上傳播聲量 7月20日,河南省部分地區普降暴雨、特大暴雨,鄭州等地發生區域性嚴重洪澇災害?!翱破罩袊笨焖賳右患墤表憫?,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傳播優勢,第一時間與專家聯動,開展原創防汛救災科普圖文內容制作,當天上線3篇應急科普文章,“科普中國”微博當日發起#防汛抗洪在行動#、#齊心抗汛#等話題。截至7月21日,閱讀量超千萬。 “科普中國”中央廚房調動各項目單位及合作平臺聚焦“防雨防洪防澇”,關注工業企業領域搶險救災工作,36小時內累計發布內容超過200篇,總傳播量近千萬次。 “科普中國”網站、客戶端、微信公眾號12小時內搭建2個專題,從科學防御、深度解析、自救指南、權威辟謠、心理疏導、次生災害防御等方面開展科普工作,與百度等搜索引擎聯動合作,擴大傳播聲量。原創防汛救災音頻25分鐘、短視頻2個,24小時總播放量破90萬。 科普產品精準推送 全力支援受災地區 河南罕見暴雨發生后,“科普中國”主動聯系對接河南省科協,并通過河南省科協聯系地方廣電及IPTV,整理科普中國防汛救災資源包(內含22條視頻),已于7月22日開始推送。 為了提升內容的“到達率”,做好做實應急科普,“科普中國”聯動百度,針對防汛救災期間熱度詞條暴雨、溺水、溺水急救等,置頂科普中國精品視頻進行傳播,有效引導人們科學防汛救災。 清朗網絡空間 開展防汛救災流言“查證” 防汛救災過程中,科學辟謠聯動騰訊較真,對網絡上流行的各種相關流言、謠言,邀請專家進行查證并及時辟謠,讓科學跑贏謠言,讓謠言止于智者??茖W辟謠平臺針對近日傳播較為廣泛的“鄭州暴雨相當于1小時倒下150個西湖”傳言及“鄭州海洋館爆炸,鱷魚鯊魚大街上游泳”等謠言及時解讀及辟謠。 持續整合優質科普資源 做好應急科普 為更好的提升影響力和傳播力,近期罕見暴雨發生后,“科普中國”客戶端策劃、上線主題活動,以“暴雨天氣多加防范,安全知識要記牢”為主題,持續引導公眾科學防汛救災。同時,“科普中國”平臺將持續對優質防汛救災科普內容進行整合,制作長圖、掛圖、專輯等內容。為滿足各省市科協和各類科普機構的傳播需求,“科普中國”平臺針對性地開展落地應用套餐制作,做好應急科普。目前已完成制作《暴雨和洪澇災害的防御準備和防御措施》掛圖,并在“科普中國”各平臺正式上線。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供稿 責任編輯:陸宇豪 |
-
07-30
-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