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第二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論壇在京開幕。論壇由中國科協、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電子學會承辦。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王進展,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張峰出席論壇并致辭,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副局長、國家版權局原副局長閻曉宏出席論壇并作主旨報告。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英主持論壇開幕式。 王進展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數字經濟領域原始創新力度,推進公共、政務數據共享開放,完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構建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共性支撐平臺,探索多元參與、協同監管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構建更加適應數字生產力進步的生產關系。在數字經濟、數字貿易高速發展、成績斐然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國仍存在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較為滯后、人才規模及質量不足、知識產權保護薄弱等突出問題。中國科協圍繞數字經濟發展前沿,在課題研究、資源對接、國際合作等方面持續開展工作。未來,中國科協將持續加強與國內外相關機構的聯絡與合作,為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作出積極貢獻。 張峰在致辭中對數字經濟未來發展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夯實數字經濟的底層發展基礎。要持續強化突破“卡脖子”困境的決心和信心,同時盡早布局面向未來的前沿技術方向與核心基礎平臺,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打造自主可控的技術底座。二是重視數字技術在城市和公共服務等場景中的應用。加強數字經濟對公共服務、社區治理、科技適老等領域的覆蓋程度,以數字化助推城鄉發展和治理模式創新,打造新型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發展模式。三是加強安全防護并構建有序的監管體系。要推動構建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政策法規體系,明確平臺企業定位和監管規則,探索建立無人駕駛、智能醫療、金融科技等關鍵領域的針對性監管框架。 閻曉宏在題為《數字版權:新時代的活躍力量 》的報告中提出,在數字技術推動下,軟件、人工智能、體育賽事、大數據等有可能成為版權領域新課題,成為數字版權的新生力量。 在成果發布和簽約儀式環節,發布了“服務北京”數字貿易倡議,中國電子學會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大興)管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 在論壇主題演講環節,北京大學校長助理、經濟學院院長董志勇,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戚聿東,北京聯合大學商學院副院長陳建斌,值得買科技創始人、首席技術官劉峰,上海新微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秦曦,亞信數據區塊鏈事業部總經理高波分別作題為《相對的大數據質量,絕對的企業家精神》《全球數字貿易發展與規則博弈》《數字經濟與企業轉型》《數字經濟時代新商科人才培養的思考》《科技驅動消費進步》《科技與經濟融合下的新微模式介紹》《超級產品助力產業數字化》的主題演講。 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論壇的舉辦,旨在結合當前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領域前沿專業方向與重點議題,搭建國際化、專業化的合作交流平臺,為數字經濟及數字貿易行業面臨的共性技術與普遍問題提供信息共享渠道與決策參考依據。 中國電子學會供稿 責任編輯:唐志榮 |
-
0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