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8日,中國科協第十屆常委會學術交流與期刊出版專委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由中國科協副主席、專委會聯席主任高鴻鈞主持,中國科協副主席、專委會聯席主任包為民,專委會常務副主任、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呂昭平,副主任李黨生、凱賽爾·阿不都克熱木、趙巍勝以及何滿潮、田剛等21位委員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會。 會議介紹了學術交流與期刊出版專委會組成和工作職責,審議了學術交流與期刊出版專委會2022年工作計劃,聽取了中文科技期刊布局優化及創新發展路徑課題研究思路和工作進展情況匯報。與會委員圍繞打造高端學術交流平臺和推動中文期刊建設進行深入交流討論。大家一致認為,近年來中國科協注重學術交流平臺的品牌建設,聚焦國際前沿開展了系列重要學術交流活動,有效推動了國內國際開放信任合作。通過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推動我國科技期刊發展取得了重大突破,期刊學術質量和國際影響力得到顯著提升。與會專家建議,應在建設好國際化英文期刊的同時,著力優化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從政策環境、人才支撐和數字化平臺等多方面為中文期刊提供發展支撐,為國內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好的知識服務;應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重大工程建設,聚焦重大科學問題、疑難工程問題和“卡脖子”問題等搭建交流平臺;應著重發揮全國學會、地方科協在開展學術活動、推動一流期刊建設方面的獨特作用。 會議強調,專委會是委員履職盡責的平臺,是中國科協中國科協團結引領的平臺,科技工作者建言獻策的平臺。各位委員要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和各自的專業優勢,參與指導世界一流期刊建設、重大問題難題征集發布等重大工作,中國科協年會、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世界科技期刊論壇等重大學術活動,積極為中國科協學術交流和期刊工作問診把脈、建言獻策,為持續提升學術交流與期刊工作成效、打造一流工作品牌提供智庫支撐。 學術交流與期刊出版專委會經中國科協十屆三次常委會議審議通過并正式成立,共有委員27人。主要職責是研究審議學術交流與期刊出版重點工作計劃、報告建議,指導、協調、監督學術交流與期刊出版重大活動,統籌推進高水平學術交流和高質量科技期刊建設。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供稿 責任編輯:安永新 |
-
02-07
-
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