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5·12”國際護士節非比尋常,新冠肺炎疫情已進入第三個年頭,全球疫情仍處于高位,我國上海、北京多地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白衣執甲,逆行而上,廣大醫生、護士不顧個人安危,夜以繼日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在幾天前中華護理學會舉行的“5·12”國際護士節慶?;顒由?,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張玉卓向全國500多萬護理工作者致以節日問候和崇高敬意。他強調,“凝聚護士力量·守護人類健康”主題,彰顯了廣大護理工作者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團結一心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的堅定決心和必勝信念。 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為實現 “動態清零”目標,全國廣大護理工作者不畏艱險、奮力苦戰,護衛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中國科協網開設“疫情之下,最美麗的堅守”欄目,記錄支援社區核酸檢測和急診、血液凈化、心血管、兒科等基層護理工作者,奮戰抗疫一線,用行動踐行使命擔當的感人故事。逆風而行,滿腔熱忱,不負使命……涓涓細流匯成江海,匯聚起500多萬護理工作者堅守一線、抗疫到底的堅強決心,凝聚成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同甘共苦、堅不可摧的強大精神力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武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癥醫學科護士長李曉青作為第一批江蘇省支援黃石醫療隊隊員,在最驚心動魄的ICU戰場,連續奮戰了近30天。配合完成近10例氣管插管、完成中醫院首例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俯臥位通氣、完成首例有創壓力監測、施行首例持續腎臟替代治療……關鍵時刻,她總說“最難、最危險的操作,我先上”,因此被稱為護理“飛虎隊隊長”。 2022年5月12日的第111個國際護士節,榮獲中華護理學會2022年“杰出護理工作者”稱號的李曉青,正作為江蘇省援滬醫療隊方艙隊護理部主任,奮戰在上??挂叩谝痪€。 一襲白衣,一身擔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無數像李曉青這樣的護理工作者一次又一次逆行出征。在國家、人民危難之際,置生死于不顧,用仁愛之心和精湛技術,為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竭盡全力?!叭种委?,七分護理”。無菌操作、三查七對、翻身拍背、吸痰輸液、緊急除顫、心肺復蘇,是護理人員每日工作的縮影。365天,寒來暑往,日夜不分,只要患者需要,他們總是第一時間奔向患者身旁。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她們的挺身而出鑄就了阻擋病毒的防護墻。在核酸采集現場,在方艙隔離病房,厚重的防護服遮住了她們的面龐,模糊了她們的雙眼,除了采集標本、測量生命體征、營養支持等常規性護理工作,她們還承擔了消毒隔離、生活護理以及心理護理等方面的大量工作。 在重癥病房,患者病情變化迅速,常常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多種并發癥,治療手段復雜,護理難度高。護理人員爭分奪秒完成氣道管理、ECMO(體外膜肺)護理、俯臥位通氣、床旁血濾等治療性護理工作,與病魔爭搶生命。 她們用迅速果敢的無聲行動,向患者傳遞了愛與力量。 2022年春季,上海疫情卷土重來。白衣戰士再次整裝上陣,各省相繼派出醫療隊支援上海。3月28日,浙江派出1500人、江蘇派出500人組成的首批援滬醫療隊到達上海。3月29日,北京醫療隊打著“北上一家,京城守滬”的大幅標語出發,支援上海。4月1日,江蘇省首批援滬醫療隊方艙隊1026人奔赴上海。4月3日,天津醫療隊1512人抵達上海。同日,人民解放軍衛勤力量2000余人支援上?!诒据喴咔橹?,上海10萬余名護士和外省市援滬的1.6萬余名護士并肩戰斗,在抗擊新冠疫情阻擊戰中發揮了生力軍作用。 在北京,全市10萬多名護士挺身而出,堅守在核酸檢測、發熱門診、隔離病區、重癥監護病房等崗位,為挽救患者生命、護佑人民健康沖鋒在前。 本輪疫情防控關鍵時刻,中華護理學會理事長吳欣娟表示,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所有護理同仁們必將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慎終如始、守住抗疫第一線陣地,努力筑起捍衛生命的銅墻鐵壁,續寫護理人的大愛與擔當,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南丁格爾精神,竭盡全力實現“動態清零”目標,打贏抗疫保衛戰。 一隊隊逆行者白衣執甲,她們用堅守阻擋病魔,用溫情呵護生命,用信念點亮希望。她們的白色身影是最美的風景,她們的堅強無畏守護每一束生命之光。 中國科協信息中心供稿 責任編輯:尹莉華 |
-
05-17
-
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