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5·12”國際護士節非比尋常,新冠肺炎疫情已進入第三個年頭,全球疫情仍處于高位,我國上海、北京多地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白衣執甲,逆行而上,廣大醫生、護士不顧個人安危,夜以繼日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在幾天前中華護理學會舉行的“5·12”國際護士節慶?;顒由?,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張玉卓向全國500多萬護理工作者致以節日問候和崇高敬意。他強調,“凝聚護士力量·守護人類健康”主題,彰顯了廣大護理工作者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團結一心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的堅定決心和必勝信念。 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為實現 “動態清零”目標,全國廣大護理工作者不畏艱險、奮力苦戰,護衛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中國科協網開設“疫情之下,最美麗的堅守”欄目,記錄支援社區核酸檢測和急診、血液凈化、心血管、兒科等基層護理工作者,奮戰抗疫一線,用行動踐行使命擔當的感人故事。逆風而行,滿腔熱忱,不負使命……涓涓細流匯成江海,匯聚起500多萬護理工作者堅守一線、抗疫到底的堅強決心,凝聚成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同甘共苦、堅不可摧的強大精神力量。 新冠疫情中,兒童患者如何護理?面對一個個嬌弱的小生命和家長們繃緊的心,兒科的護士們用精湛的技術展現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用愛與溫柔幫助孩子和家長克服恐懼,用“童心”詮釋著溫暖與擔當。 新生兒封閉治療區的救治戰 3月10日,支援“黃碼醫院”(滿足封控區、管控區等風險人員的醫療需求)的通知下達,長春市兒童醫院心臟診療中心護士長田雪的名字在名單中。 在“黃碼醫院”抗疫期間,為了保證安全,每個患兒進入醫院兒科門診前,田雪和護理團隊都要進行仔細流調。一旦發現有較高傳染風險的患兒,核酸采樣、采血、處置等一系列工作都由田雪在120救護車上完成。每個患兒就診全程需要1個半小時左右。她幾乎每天都在超負荷工作。 “雪兒,收拾一下,馬上出發……”3月16日20時許,尚未結束一天工作的田雪突然接到上級通知:以最快的速度梳理、交接完手頭工作,奔赴抗疫新戰場——吉林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全面接管新生兒重癥監護科工作。 當天深夜抵達后,田雪一刻沒有停歇,立即帶領團隊投入現場培訓、區域劃分、療區布局、協調職能科室等工作中。 3月22日,醫院收治了一名30周的早產兒,體重僅有1.85千克。接診時患兒出現呻吟、臉色青紫、呼吸困難等癥狀,被診斷為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她們迅速通過綠色通道為患兒辦理入院,給予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等治療。 田雪一邊配合搶救,一邊觀察患兒病情變化,絲毫不敢松懈。終于,在經歷兩個小時的緊急搶救后,小患兒的臉色慢慢轉為紅潤,呼吸平穩,生命體征也穩定下來,她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第二天,小患兒通過鼻飼吃到了第一口奶??粗叵淅镄⌒〉乃麪顟B一天天好轉,田雪特別欣慰。 多次參與抗疫的田雪知道,面對兒童患者,需要格外關注家屬的焦躁情緒?!懊總€來這里就診的孩子,病情不一定是最重的,但家長的情緒絕對是最崩潰的。我們的護理必須更加精細,讓患兒感到舒適,盡快給予治療,家長才能放心?!碧镅┱f道。為了緩解母子分離焦慮,她每天都會給患兒媽媽發孩子的照片和視頻,在救治患兒的同時也溫暖和安撫著家屬的心。 在疫情期間,兒科護士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穿著防護服、戴著手套、隔著面屏,給低體重的早產兒輸液,這是對技術的考驗??杉幢闳绱?,田雪依然能一次成功。雖然穿著厚厚的“大白”動作很笨拙,但是她格外輕柔、謹慎。 4月13日,田雪和護理姐妹們圓滿完成了援吉任務。但由于長春疫情依然嚴峻,她放棄了休息,主動申請回到本院發熱門診崗位工作。雖然已經與家人分別了一個多月,非常想念,但只要疫情沒有徹底結束,她就要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田雪(左一)在工作中 兒科病房里的溫情與陪伴 2021年,福建莆田突發疫情,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風濕科護士長劉佐嘉主動請纓,作為護理團隊領隊,奔赴抗疫前線莆田,整建制接管兒科病區。 當時,團隊提出的理念是,在戰“疫”過程中,既要苦干,又要實干,更要巧干;在服務過程中,要注入更多的人文關懷,做好孩子心理疏導和科普宣教工作。醫療隊員們在做好每日診療工作的同時,更加注重給予孩子更多的溫情與陪伴。 在莆田,劉佐嘉借鑒了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照護模式——一切為了孩子,給予陪伴與交流?!拔覀兲貏e關注小朋友的心理照護,貫徹‘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理念’,竭盡全力構建家庭病房。在患兒父母、兄弟姐妹等家人都確診的情況下,盡量安排他們住在同一間病房?!眲⒆艏握f。 在醫療隊接管后,病區變成了孩子們喜歡的樣子。病房走廊上貼著可愛的卡通貼紙,房間內設置了讀書角,擺放的都是孩子們愛看的圖書。其中,新冠肺炎健康教育相關繪本以及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制作的科普繪本,孩子們總是愛不釋手。 “這些感染新冠病毒的孩子年齡偏小,其中包括一些學齡前兒童,長時間和父母分離容易產生焦慮、恐慌等情緒,需要及時紓解?!睘榇?,醫療隊為患兒配備了專門的心理治療師和心理游戲師。劉佐嘉深知,護理人員在小朋友的心理輔導方面不一定專業,而心理治療師會對他們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然后有針對性地安撫。 “在隔離剛開始的時候,其實不僅孩子內心感到焦慮緊張,我們醫護人員也是如此。我們會經常跟經驗豐富的護士請教照護小朋友的經驗,然后不斷地嘗試了解小朋友的真實需求,這樣才能更好地照顧他們?!眲⒆艏紊钣畜w會。 劉佐嘉(右一)與小患兒 今年3月上海疫情嚴峻,被迫按下了“暫停鍵”。上海市公衛中心兒科新冠病房急需兒科護理人員支援,劉佐嘉再次主動請纓,帶領10位護士赴前線抗疫。而一年前的抗疫經驗,讓她在工作中更有的放矢。 一個多月來,劉佐嘉與隊員們相互砥礪,配合兒科醫院梳理床位安排、病房整頓,并且親自承擔每日所有采血工作。面對學齡前兒童和嬰幼兒,大量護理人力用于日常生活照護,加上患兒又經歷分離焦慮,因此她帶領團隊人員將重心放在照護質量上,既保證病房整潔,又用與年齡相適應的方式鼓勵患兒養成良好的作息以及生活衛生習慣。 田雪、劉佐嘉只是成千上萬護理工作者中的一份子,正是她們用自已的細心、耐心、責任心,讓每一名患者感受到細致、溫暖。 中國科協信息中心、中華護理學會供稿 責任編輯:尹莉華 |
-
05-17
-
05-09